Chen Danqing – Mother Tongue and Motherland 陈丹青:母語與母國
a UnThinkTank Talk 無界限講堂 organised by 10AM
NTUC Auditorium
16 Mar 2014 (Sun)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UnThinkTank)
Conceptualised and presented by 10AM Communications, the inaugural session of UnThinkTank was spearheaded by one of China’s most renowned and important public intellectual – Chen Danqing.
Pure Talent Danny Yeo had the honour of serving this cultural startup in Singapore as the events emcee, host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as well as facilitating the dialogue session.
UnThinkTank is a new thought conference with plans to present three to four sessions each year. It was founded on the belief that many intellectual endeavours are most fruitfully explored across different disciplines, be it science, fashion, art, politics, film or environment issues.Below is founder of 10AM and UnThinkTank Ms Lim Sau Hoong’s opening speech:
大家好!我是林少芬,“無界限講堂” 團隊的總策劃人。很高興今天大家來支持這個講座。也許你們好奇,爲什麼新加坡突然冒出一個這樣的講座。
“無界限講堂” 背後的團隊,叫做10AM,是個很小的公司,員工不到二十人。 10AM從廣告,到紀錄片,從設計,到主辦活動,近十年來,做了不少的嘗試。俗話是“撈過界”,不務正業,時髦話說“跨界”。這次,我們選擇以“講堂”的形式來傳達跨界。在這裏,主講嘉賓“無界限”,跨越國界和領域。題材“無界限”:包括文化、設計、美學、電影、科學、教育、音樂、時尚、科技、歷史和環保公益等等。我非常期待,從今天開始的每場講演,都能拓展多元視野,傳達 “無界限” 的聲音。
這些年來,由於工作緣故,我到過很多國家。每次返回新加坡,都不禁感嘆,還是家裏好,什麼都方便。新加坡的交通、通訊、工作、娛樂、服務,世界級的水平,近乎城市化的極致,太舒適了。正如人感覺舒服的時候,容易犯睏,我擔心,這種完美的城市規劃,是否也不知不覺間讓新加坡國民疏於對外在世界的關注與好奇,甚至在心中劃下一道不自知的界限呢?也許是我多慮了。但我堅信,生命本該是一場對未知的探索。
一個美好的城市,本應視野開闊,心態開闊。所以我們提出“UnThink”這個概念。UnThink,一個創新字,斗膽翻譯成“回到初心”。“初心”,像個孩子般,卸下成見,敢想,亂想。讓新鮮的觀點,激活我們的思考。放空,重啓。
未來一年,將有三至四期的無界限講堂。冀望讓我們的社會發生一點點,哪怕如塵埃般的微小改變,都好。
Here is the emcee’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aker Mr Chen Danqing:
要介紹陳丹青先生、丹青老师,是一份高难度工作,压力非常大,让人整晚睡不着。因为,實在難以三言兩語來形容丹青老師。还好,有彭文淳导演私下给我们讲故事、说陈丹青、也说木心,给我们看书、看画作。少芬建议:每天晚上临睡前,上网看陈丹青的视频、听他的讲座,黑夜里,让他的声音陪着你。我就更睡不着了。
“無界限講堂”的邀請函里头寫到,丹青老師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人物之一”,他是“重量級畫家和寫作者”。我们先以這個角度開個頭吧。
我们从媒體认识的陳丹青,手上叼着根香煙,嘴里罵着髒字。所以就猜想,這人,像個流氓,肯定很難搞。昨天我们相处了大半天,我起初也这么想。後來,如果你拜讀他多本著作,又有幸跟他近距離接觸的话,這才会對他印象改觀。畫家也好,各種名銜也好,丹青老師其實是個非常年輕,非常好玩的人。他是:矛盾綜合體。孤傲,嚴肅,入世,浪漫,典雅,熱血,幽默,重感情,這些詞彙都可以應用在他身上。作爲一個美術家,丹青老师原來可以每天“宅”進畫室,自成一統;闲暇时候再施展文筆,寫寫雜文。他大可以走中庸路線,完全不需拋頭露面的。但,他選擇另一條路。
在他刚出版、最新的作品《无知的游历》,叶南写的序里头写着:“陈丹青是那种能给人许多想像空间,不断制造惊喜的作者。他在美术领域之外的言说和书写,并不以专业知识见长,却言之有物,不仅令人有所思,更能引人入胜。除了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凡能力以外,自然还要归于见地。”
可是,议论既多,谤亦相隨,丹青老師肯定懂得这些智慧。他讓自己“不識時務”,講了太多不中聽的真話。他敢言真言,“呛”教育体制,“呛”社會假象,讓自己被形容成一個“異類”,开始收获冷箭和嘘声。但其實更多的是,鮮花和掌聲。他一定也知道,憑一人筆鋒口舌,絕對無力改變大環境的。但他还是愿意“口無遮攔”,不依不饶。
從畫畫人,到寫作者,又是一位真知灼見的觀察者-丹青老师愈發多元的身份,也回應了大家隱隱的訴求-也就是-當多数人深陷醬缸時,陈丹青先生始終清澈。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丹青老师。我记得魯迅曾经不斷地提醒:“願青年們,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讓我們歡迎:陳丹青老師。
Selected photos courtesy of 10AM Communications.